打造区域发展新板块

1月8日临汾市百公里汾河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全部完工。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共完成投资43.4亿元,完成总投资的100%,完成河道疏浚158.3公里,新建和加固堤防263.8公里,完成绿化和种植防护林2990.7万平方米……工程的实施,使汾河沿岸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和全面提升,绿化面积和蓄水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蓝图基本实现。
  “选择这样一个平原地带,在整个汾河流域打造一个现代的产业带、绿水带、生态带、新的城镇带……”2012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依托汾河谷地的区域优势,提出建设“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战略的构想,打造区域发展新板块。
  市委、市政府对“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全市的头号工作任务,作为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载体和引领临汾未来发展的龙头,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精心谋划和推进。
  
修复生态“绿水青山”环境美
  “改善临汾环境,建设生态家园”,市委、市政府把汾河治理上升到了引领临汾未来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市“天字一号”工程,全力以赴地推进。
  汾河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是“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全省第一批转型综改标杆项目和全市重点工程,北起霍州、南至侯马,包括总长135.78公里的汾河河道及沿岸河道治理、生态绿化及路网建设等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工程指挥部在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坚持科学化、制度化,为工程顺利推进、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统筹推进”的原则,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对沿河霍州、洪洞、尧都、襄汾城区段进行精品治理,重点拓宽河道,筑坝蓄水,铺筑园路,建设景观,绿化美化,打造城市滨河生态公园;对沿河辛置、赵城、甘亭、里村等13个小城镇镇区段进行一般治理,筑坝蓄水,硬化堤顶,深度绿化,打造城镇亲水景观走廊;对远离城区的河段进行粗放治理,加固堤防,粗放绿化,建设生态湿地。
  
建好园区 提质升级创一流
  10个现代农业园区、18个工业园区,6个物流园区……2013年,“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区招商引资项目127个,签约金额1753亿元,占到全市招商签约金额的58%;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5%。
  园区经济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动力。我市按照“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的思路,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带内一批投资规模大、循环效益好的园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重点培育打造了10个农业示范园区,这些现代农业园区因地制宜,融入了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等众多现代农业元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培育18个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园区;服务业园区建设方面,以“根祖文化”和“尧文化”为核心,重点推进大槐树、尧庙、广胜寺等17个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物流业方面,重点打造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等6大物流园区,力争把临汾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大型物流吞吐基地。
  
统筹城乡 融合形成都市圈
  临汾市围绕“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思路,大力推进以“一城三区”和“侯曲同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临汾都市圈和侯马都市圈建设,强力打造临汾、侯马两个中心城市,着力推进霍州、辛置一体化,打造北部门户城市;试点建设洪洞甘亭、襄汾汾城等5个小城市;大力实施霍州大张、曲沃高显等15个重点镇和新农村连片建设。同时,按照“社区与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繁荣”的总体思路,我市扎实做好生态社区和生态农业园区“两区同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工作。
  目前在临汾都市圈内,以环城高速、108国道、滨河东西路为主体的“一城三区”交通网已基本形成,侯马、曲沃同城化框架正在搭建,霍州辛置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15个小城镇中已有11个启动开展了连片规划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尧都区乔村新村、洪洞甘亭皇英生态民俗小镇等6个“两区同建”试点建设顺利推进。
  
多点发力 软硬实力同提升
  霍州、洪洞、尧都等6个县(市、区)5248平方千米的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散布于境内“三山”(中条山、太岳山、吕梁山)“三水”(黄河、汾河、沁河)之间。汾河谷地及其邻近地域为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以“尧、根、晋”为核心的三大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最为引人注目。
  “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范围以全市百里汾河为发展主轴,围绕“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按照全市“一带五区”旅游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沿汾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内串并17个主要文化旅游景区,设计了“洪洞大槐树景区—苏三监狱景区—古历山景区—广胜寺景区”、“尧都区尧庙景区—尧陵景区—姑射山风景名胜区”等五大精品旅游线路,倾力打造“中华根、黄河魂、尧乡韵”为主题的华夏根祖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精心打造五大文化旅游区。构建“一带、五区、十点、一线”文化旅游发展格局,通过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把文化塑造作为牵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并通过文化建设使地方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得到同步提升。
  在总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的“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内,一个集新型工业、高效农业、现代城镇、文化旅游、生态文明于一体的高度发达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已显现,带动临汾东西两山全面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形成“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