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因此,习近平特别倡导全党同志:“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之际,认真学习党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不知来路,何辨前途;回顾历史,乃知初心;知史明鉴,才能永葆本色;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起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初衷与目的。
中国共产党是搞学生运动起家的。上世纪国民政府诞生初期的1912年,就即刻将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展现了现代教育管理的雏形。之后经过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初创,尤其是经过教育家、革命家、思想家蔡元培的现代教育精神、现代教育机制的再造与全面提升,北大成了现代学生革命运动的摇篮、五四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发动机。很难想象,没有北大教育体制与用人机制的大力改革,北大能够长期包容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傅斯年、章士钊、辜鸿铭、刘师培、钱玄同、吴梅、刘半农、胡适等大师与准大师们激烈的思想碰撞与学术论战。兼容并包而又各行其道,孕育了中国未来左、中、右各大派别思想的发生与发展;极大影响了毛泽东、张国焘、刘静仁、包惠僧等人的人生轨迹,造就了几代富于现代精神和蓬勃生机的知识分子及其青年才俊,深刻影响了党的最早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共产党是搞城市工人运动而不断发展的。192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直隶等省市和航运、铁路、采矿等行业相继爆发工人的罢工斗争。1922年1月,长沙华实纱厂2000多工人举行罢工,遭到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的镇压;黄爱、庞人铨等人被逮捕杀害,成为全国最早被军阀残杀的工人运动领袖。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以香港海员大罢工作为高潮兴起的标志,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持续时间13个月;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与的工人30万以上。工人运动奠定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搞农村农民运动而走向成熟的。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之前,辛亥革命是无根的革命。丢弃了农村这个革命的最为广大的阵地,没有一批又一批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运动,都不是彻底的革命运动。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毛泽东深谙此道,他接地气、入基层,其早期著作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代表,标志着共产党社会分析方法的成熟与理论研究路径的确定;也标志着工农为基础的革命队伍的确定和革命道路的逐步明晰。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醒和积极参与,共产党革命与执政的基础不会牢固。
中国共产党是搞枪杆子才夺得执政权力的。在以上农民运动的基础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总战略呼之而出: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尤其是发动农民武装起义的一系列作为,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军队,建立了真正靠得住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为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随着革命战争、人民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指导思想,铺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路。没有这样正确理论的指引和伟大的实践运动,没有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中国革命不会成功,中国共产党也不可能成为执政大党。
中国共产党是在卓越领袖引领下走向正确发展道路的。民族的成熟,以领导阶级的成熟作为标志,领导阶级的成熟,以其政党的产生为标志;政党的成熟,以其领导集体的产生作为标志;而领导集体的成熟,在于其卓越领袖的产生。无数事实证明,中国革命若无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与卓绝奉献,中国的革命者恐怕至今仍会在黑暗中苦苦探索革命的正确道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正是华夏复兴之幸、中国革命之幸。古老的中华民族只有在旗帜的引领下才可能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英雄与伟人是民族的图腾、人民的导师,轻率否定英雄与伟人的民族注定导致自毁长城而行之不远的悲剧。因此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光荣传统之一,就是加强对于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认真看书学习,弄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延续至今而结出的正果,就是当今行之有效党的学习党史、不忘初心等一系列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深化和升华。
与上述各条叙述和阐释相对应,可以明晰地看到如此深刻的革命造反与执掌政权的因果关系及其必然逻辑。
不抓教育,舆情恐震荡。不切实抓好教育引导,尤其是不认真搞好高等教育和大学管理,社会舆论就会被别人思想、别家观念所误导。在未能正确导航和有力掌控的舆情干扰下,即可能产生民心向与背的潮涌;文化教育结果亦会远离执政者的期待,甚而有可能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社会心理和文化舆情的躁动不安甚或不利转环。
不抓工厂,产业怕失控。一度时期以来,虚拟平台的神运作大有取代实体企业生产的趋向,金融寡头的图谋大有决定产业前途与命运的架势。如若国企体制与机制被无限制地弱化,甚而至于产生大量破产的现象,其造成的影响便会是产业工人群众的下岗和再寻出路,其结果可能会让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群众由此而人心涣散、失去信仰,也有可能组合成新的社会力量,进而松动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根基。这是危险的社会动荡信号,绝不可轻言放任不管,更不能任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自生自灭。保持国企的基本阵容,稳定产业工人的先进本质与基本素养,就是稳定党的执政基础及其主导力量。
不抓农村,农民易转向。广大的农村时时刻刻产生着社会生态的多重投影与阶级力量的对比渗透的基本倾向。她是朴实厚重的,也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的变革往往由此生成,亦多见由此而败落。农村、农民、农业是华夏民族祖祖辈辈的根,其支脉绵延不绝,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敏感而躁动的三农要事,岂能不予以抓好抓紧,用于扎牢社会主义生活安全保障的战略长城,巩固好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至关重要的大后方基地。
不抓军队,军事忌不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今年以来愈加复杂严峻的世界发展格局和亚太动荡趋势,中国共产党必须保证对于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抓紧战备训练和应急响应,借以保障红色江山的每一寸土地绝无丢失、每一个阵地都固若金汤。
红色政权源自何处?革命老区和广大农村是党的根,城市产业工人是执政党的本,高等教育和大学氛围是党的指导思想缘起宝地,铁打的军队是党的枪,杰出领袖是党的魂;有了他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将无往而不胜,民族复兴的大业将展现得更加壮丽辉煌。